欢迎访问深圳继续教育招生网!
  • 深圳自考专业介绍

热门资讯

全国2008年7月自考《政治经济学(财)》试题

时间:2012-03-19 10:55 来源:深圳继续教育招生网 作者:admin 点击:

政治经济学()试题
课程代码:00009
  一、单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30小题,每小题1分,共30分)
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。错选、多选或未选均无分。
  1.原始社会解体和奴隶社会形成初期出现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,产生了( )
  A.工人阶层 B.商人阶层
  C.农民阶层 D.手工业者阶层
  2.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( )
  A.社会分工 B.商品交换
  C.物质资料生产 D.生产社会化
  3.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,起主导、决定作用的是( )
  A.生产 B.分配
  C.交换 D.消费
  4.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( )
  A.物质资料价值的总和 B.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
  C.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值的总和 D.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
  5.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变动的趋势是( )
  A.第二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上升,第一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下降
  B.第二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下降,第一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上升
  C.两大部类所占比重没有变化
  D.两大部类所占比重很难预测
  6.在商品生产中,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商品生产者的( )
  A.具体劳动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的 B.抽象劳动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的
  C.具体劳动新创造出来的 D.抽象劳动新创造出来的
  7.1只绵羊=2把斧子所表现的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是( )
  A.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.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
  C.一般价值形式 D.货币形式
  8.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表现在( )
  A.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经济
  B.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没有任何区别
  C.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阶段
  D.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阶段
  9.可以被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资本是( )
  A.货币资本 B.生产资本
  C.商品资本 D.流动资本
  10.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( )
  A.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结果 B.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
  C.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.降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
  11.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,因为它( )
  A.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.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
  C.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.是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
  12.固定资本在有效使用期内,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价值贬值而发生的损耗,是( )
  A.固定资本折旧 B.物质损耗
  C.精神损耗 D.固定资本更新
  13.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( )
  A.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 B.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
  C.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D.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平均利润率
  14.金融寡头通过“参与制”实现经济上的统治,是指( )
  A.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
  B.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
  C.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、大银行
  D.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、大银行
  15.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( )
  A.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
  B.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一定缓解
  C.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
  D.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
  16.“和平赎买”是我国建国初期采取的( )
  A.剥夺僚资本的办法 B.改造民族资本的办法
  C.改造个体手工业者的办法 D.改造个体农民的办法
  17.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,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”,是社会主义初级阶
  段基本纲领中( )
  A.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 B.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内容
  C.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 D.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内容
  18.我国现阶段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是( )
  A.国有经济 B.集体经济
  C.个体经济 D.私营经济
  19.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着眼于( )
  A.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B.增大国有经济比重
  C.建立新的工业基地 D.搞好全部国有企业
  20.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( )
  A.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 B.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
  C.生产资料的分配原则 D.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
  21.市场经济是一种( )
  A.基本经济制度 B.资源配置方式
  C.资本组织形式 D.生产经营方式
  22.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( )
  A.承包经营形式 B.资本组织形式
  C.资源配置方式 D.经济核算方式
  23.国家向企业、居民征收各种税款而实现的回笼货币渠道被称为( )
  A.商品回笼 B.服务回笼
  C.信用回笼 D.财政回笼
  24.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保障体系被称为( )
  A.国家保障体系 B.家庭保障体系
  C.企业保障体系 D.社会保障体系
  25.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主要是在( )
  A.生产企业内部进行的 B.服务企业内部进行的
  C.商业企业内部进行的 D.金融企业内部进行的
  26.我国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原则是( )
  A.政企分开,权责明确,管理科学 B.政企分开,产权明晰,权责明确
  C.政企分开,宏观管住,微观放开 D.产权明晰,权责明确,管理科学
  27.由于劳动者的技能不能适应现有工作岗位要求而引起的失业被称为( )
  A.自愿失业 B.隐性失业
  C.竞争性失业 D.结构性失业
  28.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( )
  A.发达的农业与落后的工业同时并存的状态
  B.一次产业和二次产业同时并存的状态
  C.机械制造业与农业种植业同时并存的状态
  D.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同时并存的状态
  29.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( )
  A.实现经济高速持续增长
  B.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、资源、环境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
  C.实现经济与人口持续增长
  D.实现经济与资源消耗同比例增长
  30.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( )
  A.扩大出口 B.扩大进口
  C.引进外资 D.平衡进出口
  二、多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10小题,每小题2分,共20分)
 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。错选、多选、少选或未选均无分。
  31.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( )
  A.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
  B.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
  C.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
  D.人们可废除、改造和制定经济规律
  E.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
  32.商品价值包含( )
  A.生产商品时的具体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原有价值
  B.生产商品时的抽象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原有价值
  C.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
  D.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
  E.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
  33.宏观调控的手段可以有( )
  A.经济手段 B.法律手段
  C.计划手段 D.文化手段
  E.行政手段
  34.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( )
  A.个别资本增大 B.科学技术进步
  C.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 D.平均利润减少
  E.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降
  35.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( )
  A.历史的必然
  B.一个自然历史过程
  C.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
  D.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
  E.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
  36.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途径有( )
  A.没收僚资本 B.赎买民族资本
  C.没收民族资本 D.赎买僚资本
  E.改造个体私有制
  37.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( )
  A.股份制 B.股份合作制
  C.租赁、承包制 D.拍卖、出售
  E.国有独资经营
  38.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体系的特征表现为( )
  A.统一的市场 B.开放的市场
  C.竞争的市场 D.有序的市场
  E.公有制为主体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
  39.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( )
  A.增加就业 B.稳定物价
  C.扩大出口 D.促进经济增长
  E.保持国际收支平衡
  40.城乡二元经济差别不断扩大的消极影响表现为( )
  A.阻滞农业的现代化
  B.造成工农差别拉大
  C.制约现代工业的发展
  D.导致农业收入低下
  E.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、协调、稳定发展
  三、简答题(本大题共5小题,每小题6分,共30分)
  41.从狭义角度看,产业结构有哪几种类型?
  42.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。
  43.为什么说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?
  44.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的特点。
  45.简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内容。
  四、论述题(本大题共3小题,每小题10分,共20分。以下3题,第46题必答,从第47、4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,如全答只判第47题。)
  46.试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。
  47.试述利润率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。
  48.试述垄断时期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形式、实质。
 


Copyright 深圳市继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2025274号-9
网站地图 | 关于我们
免责声明:本站信息均由深圳继续教育招生网整理发布,供考生参考浏览!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www.gd.gov.cn为准!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